“红柳精神”作为兰州理工大学办学传统、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从提出、确定到现在已经二十余年了。应该说,作为学校的文化符号和形象“名片”,“红柳精神”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学校发展、宣传学校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当初为什么要将兰州理工大学精神表述为“红柳精神”?怎样理解“红柳精神”的内涵?学校在宣传弘扬“红柳精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红柳精神”的时代意义有哪些?近年来,这许许多多的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思考着。作为长期从事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名“老兵”,我也听到过许多人对“红柳精神”的质疑,并多次接受新闻媒体、评估专家对学校“红柳精神”的访谈。在学校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我认为有责任将自己对“红柳精神”的了解、理解写出来,力争将其作为校史的有益补充,同时也就教于校内外大方之家。
“红柳精神”的提出和确定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独特气质的精神文化成果,是大学师生员工精神追求、文化气质的集中反映,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人们普遍谈论的大学精神,是所有大学应该共同追求的一种价值体系,其中包含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等等。而由于学科性质、办学传统、地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所办学历史较长的大学都有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并进而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精神”,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校训),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校训)。有许多大学还“托物言志”,以某一具体的“物”来代表其精神,如新疆大学的“胡杨精神”、南昌大学的“红土精神”,等等。
我们兰州理工大学的“红柳精神”,应该在“九五”初期就提了出来。我记得1996年,新任校长洪毅在阐述学校办学传统时,就以西部荒原上的红柳的顽强生命力来评价学校历代师生员工扎根西部、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但“红柳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则是2006年正式确定下来的。2005年下半年,为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学校组建了评估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评建办公室和10个专项工作组,全面启动了迎评工作。在自评报告起草过程中,起草组提出应该凝练、挖掘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并借鉴新疆大学等高校的经验,“托物言志”,把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用红柳这种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物”形象地表达出来。学校党委同意起草组的意见,强调学校精神的表述要突出学校艰难曲折的办学历程和历代教职工扎根西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并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的状态,为起草组指明了凝练办学特色的方向。为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党委决定组成由时任校长助理夏天东为组长的办学特色凝练工作组,与评估报告起草组共同做好学校办学特色挖掘、凝练工作。
根据学校党委的指导意见,自评报告起草组、办学特色凝练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如何确定学校办学精神、办学特色进行了若干次探讨。起初,有人提出红柳作为一种灌木,其枝干较小,很难长成可用之才,用红柳来定位学校的办学精神是否不太妥当。还有人提出学校地处兰州,而兰州又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省会城市,可否将学校办学精神表述为“黄河精神”?又有人提出“黄土地精神”、“黄土精神”等多种表述,但均因为或形象过于高大(如“黄河精神”)、或内涵过于宽泛(如“黄土地精神”)而难以得到大家普遍认可。当时,我在学校办公室担任分管文秘工作的副主任,承担校长报告起草工作,并参与了学校办学特色挖掘、凝练工作。在校长报告中,我们起草组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并对红柳的自然属性、精神特质进行深入挖掘,凝练出红柳的“四不死”精神,并将其与学校办学历史、办学传统进行了对照阐述。我认为,“红柳精神”的提出和确定,是对学校办学历史、办学传统进行高度凝练的结果,是全校上下,特别是校领导和自评报告起草组、办学特色凝练组所有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
2006年9月,学校党委正式将“红柳精神”确定为学校精神,并明确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四个词16个字作为“红柳精神”的基本内涵。随后,学校将“红柳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写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并提交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公室。同年11月下旬,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来校进行现场考核评估,“红柳精神”被专家组认定为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并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如何理解“红柳精神”的内涵
“红柳精神”作为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校本特色。那么,如何理解“红柳精神”的丰富内涵?我认为可以将“红柳精神”的内涵16字分成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要深刻理解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红柳精神的主要内涵。
回顾兰州理工大学百年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扎根西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早在1914年,学校首任校长牛载坤先生在创办树风学校时,就为该校确定了“艰苦自立、诚实不欺”的校训,并把这一校训贯彻到甘肃省立工艺学校的办学实践中。我认为,牛载坤先生之所以提出这一校训,是因为学校地处西部,自然环境严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需要师生员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同时,作为西安以西广大的西北地区第一所官办工科学校,学校和师生员工也必须“自立”,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把学校办好,为西北地区培养更多有用的工程技术人才,从而实现其“实业救国”的抱负。作为学校首任校长,虽然牛载坤先生治校时间很短(仅有一年左右),但他所首倡的艰苦自立精神,却是学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优良传统的起点,并成为学校薪火相继、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正是靠着艰苦自立精神,在兰州解放前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才能克服师资匮乏、经费不足、前期没有固定校舍(据校史记载,甘肃省立工艺学校创办后,曾经六迁校址、七易校名,主要依靠租赁校舍艰苦办学,直到1936年才在萃英门贡院建成属于自己的校舍)等严重困难,在兵荒马乱、炮火连天的年代生存下来,为西北地区培养了数千名工程技术人才,把现代工业文明的种子洒向贫瘠落后的西部大地。正是靠着艰苦自立精神,学校才能够在有兰州市“乱葬岗”之称的兰工坪建成了学校永久性校舍。据校史记载,1952年,学校开始建设兰工坪校区永久性校舍,并由2位教师和4名刚留校的毕业生组成工作小组开赴兰工坪。在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六人小组不分昼夜,勤勉工作。没有专业测绘机构,他们就自己动手测绘地形;为节约有限的建设经费,他们自己动手平整场地、迁移密密麻麻的坟墓,自己验收砂石砖瓦,“看一块砖的四角是否完整,听一片片瓦的声音是否响亮”。特别是面对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水井的困难,他们只能雇马车拉来黄河水以供生活和施工,而到了冬天黄河封冻后(上世纪五十年代,每到三九天,兰州市区黄河段就会封冻,由于气候变暖,今天已很难看到黄河兰州段封冻景象),他们只能敲开坚冰,将混合着泥土、垃圾的冰块拉回来待化开后饮用。这些发生在六十多年前理工大人身上的故事,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或许有点不可思议,但那是真真实实的存在。我们的先辈就是用他们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
学校在中专办学时期孕育形成的这种艰苦自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到1958年成立大学后不断发扬光大。1958年4月,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会武威会议决定将兰州工业学校(学校成立大学前的校名)改建为兰州工学院。同年9月,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新成立的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兰州工学院,正式组建甘肃工业大学(学校原名)。成立大学之初,面对师资匮乏、校舍和办学经费不足等严重困难,学校大力倡导“三勤”(勤工俭学、勤俭办学、勤俭生产)、“四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办学思想,积极兴办与专业相结合的工厂,兼办学校农场,使刚成立的甘肃工业大学逐步走向正规办学化办学。此后,学校虽然于1961年因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而被迫下马停办,大批好不容易集聚起来的优秀师资被分流,但学校仍善始善终完成了已招收到学校的几届学生的培养工作,其中仅1965届毕业生达487名,并以半工半读形式继续坚持办学。
人们常说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提供的,我认为这句话用在我们兰州理工大学人身上再合适不过。1965年3月,为适应“大三线”建设需要,经中央批准,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接管甘肃工业大学。历经曲折坎坷办学历程的甘肃工业大学,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后,机械工业部决定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原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分校,现燕山大学)的水利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三个专业和北京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的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整建制迁入学校,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抽调部分基础课教师来校工作。新甘肃工业大学组建后,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首都北京的优势学科专业和大批优秀师资,把学校带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仍然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据当年的老同志回忆,仅适应西北地区的生活环境,对这些外来的师生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饮食方面,来自东北和南方的师生吃惯了大米,但在贫瘠落后的西北地区,大米是稀罕之物,师生只能“入乡随俗”吃面食,而由于当年生活物资非常紧缺,虽然学校想尽办法,也不能保证面食的供应,许多师生只能过“瓜菜代”生活。又如气候环境方面,东北和南方气候湿润,而兰州则十分干旱,且春天风大,大部分师生不适应兰州的气候环境,许多人一年四季嘴唇开裂,还有许多得了冻疮,等等。但即使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和挑战,来自白山黑水、大江南北的师生也没有退缩。他们怀着为开发大西北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积极投入工作,并形成了焊接的道路、金工的方法、机械原理的精神等教学改革成果。特别是学校1965年复办,第二年就赶上“文化大革命”,使学校再次进入发展的阵痛期。在长达十年的动荡曲折中,为适应“开门办学”的要求,许多教师一边劳动,一边开展教学科研,学校在文革十年期间仍然培养了近1700名毕业生,编写了大量教材,完成了诸如中山宾馆建筑设计、景泰提灌工程双吸泵设计监造等工程技术项目,并储备了1978年荣获全国、全省科学大会奖励的6个项目。其中陈剑虹教授(当时为副教授)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由他主持完成的“低沉低毒焊条”项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实现了学校历史上获得国家级奖项的突破。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理工大人身上具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传统,所以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他们丹心依旧,为西部地区工程技术教育事业,为学校的生存发展而默默耕耘着,无私奉献着。理工大人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精神品质,就是学校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也是学校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依然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据校史记载,1977年恢复高考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学校党委提出“振奋革命精神、立志办好工大”的口号,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形成了自编教材、自制教具、自制实验设备、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自己动手改造锅炉房等“五自”现象,生动诠释了学校的艰苦自立精神。
那么,学校党委为什么要将兰州理工大学的办学精神确定为“红柳精神”?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红柳的自然属性与学校的办学定位非常“形似”,而红柳的精神特质又与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非常“神似”。
首先,我们来看看红柳的自然属性与我校办学定位的“形似”。
查百度百科关于“红柳”的描述,红柳(拉丁学名:Tamarix ramosissima)又名柽柳,多枝柽柳,柽柳科、柽柳属植物,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广泛分布。红柳主要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湖盆边缘和河流沿岸,成为盐化低地及其沙丘群上的一种建群植物,群落覆盖度20~30%至40~70%,因此除饲用外,主要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固沙林。据此,我们可以概括出红柳的主要自然属性为:分布广泛(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广泛分布);主要生长在干旱地区(红柳主要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湖盆边缘和河流沿岸);用途特殊(除饲用外,主要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固沙林)。熟悉、了解兰州理工大学办学历史的朋友们会发现,红柳的自然属性与我们学校的办学定位何其相似?
兰州理工大学的前身甘肃省立工艺学校创办于1919年,是西安以西广大的西北地区第一所官办工科学校。从成立之初,学校的创办者就秉承“实业救国”的思想,立志为甘肃省和西北地区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可以说,这一办学定位基本贯穿了我校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前的三十年,学校曾经六迁校址、七易校名,主要依靠租赁校舍艰苦办学,但学校初创者从来没有改变过为西北地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初心。1958年成立大学时,中共甘肃省委对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有计划地培养中级、高级技术干部,以适应地方工业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965年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接管学校后,虽然学校的主要任务变成为我国机械行业发展服务,但立足甘肃,服务西部仍然是学校的重要办学宗旨。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一直以服务机械行业、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1996年,学校提出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立足点,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98年学校转制为地方高校后,学校又明确提出立足甘肃、服务西部、走向全国的办学宗旨。2003年,学校制定《兰州理工大学创建国内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再次确定学校的办学宗旨为立足甘肃、服务西部、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甘肃和西部地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定位始终没有变,学校服务西北地区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始终没有变。学校就像西部荒野上的红柳一样,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贫瘠落后的西部,不仅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生存下来,而且不断发展壮大,为西部地区,特别是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红柳的自然属性(在西部干旱荒漠地区广泛分布)和学校办学定位(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我们可以称之为“形似”。
其次,我们来看看红柳的精神特质与我校师生员工精神追求的“神似”。
根据百度百科对红柳特征的描述,红柳具有耐干旱(根系发达,直根深入土中接地下水,最深者可达10余米;侧根多水平分布,甚广阔,且多细根,尤对沙漠地区的干旱和高温有很强的适应力)、耐风沙(沙埋后可于根颈处萌发大量纤细的不定根,枝条亦迅速向上生长)、耐盐碱(主要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湖盆边缘和河流沿岸,成为盐化低地及其上沙丘群上的一种建群植物)、耐严寒(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高海拔严寒地区广泛分布)等特点。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红柳的主要精神特质,那就是生命力非常顽强,具有“风沙埋不死、干旱渴不死、盐碱苦不死、严寒冻不死”的“四不死”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红柳才能在干旱贫瘠、风沙弥漫的戈壁荒漠扎下根来,在戈壁荒漠燃烧起生命的希望。而这种“四不死”精神,又与我们兰州理工大学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何其相似?
回顾兰州理工大学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可以说,理工大人身上体现出的,正是如红柳一样不惧严寒、不怕干旱、不畏风沙、不怕盐碱、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曾经历六迁校址、七易校名、创办大学后又马上下令停办、恢复办学后又赶上十年“文革”等坎坷曲折历程的兰州理工大学,才能够如红柳一样顽强地挺立在贫瘠落后的西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谱写出西北地区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壮丽史诗;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一代又一代理工大人才能够在干旱缺水、风沙弥漫的黄土高坡上扎下根来,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甚至有许许多多来自白山黑水、鱼米之乡的教师不仅自己扎下根来,还“献了青春献子孙”,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汗水和心血,写下学校事业发展的辉煌篇章;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数以十万计的理工大毕业生才能够扎根西部,建功立业,以“留得住、用得上”、“上手快、工程能力强”、“能够吃苦耐劳”等特点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使学校成为“西部地区工程师的摇篮”。我认为,牛载坤先生倡导的艰苦自立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高度概括,这种精神既是红柳的精神特质,也是兰州理工大学师生员工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红柳的精神特质和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我们可以称之为“神似”。
第二个层面,要深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红柳精神的重要内涵。
毫无疑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两个词作为红柳精神的主要内涵,集中体现了兰州理工大学的办学传统和数代理工大人扎根西部、艰苦创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而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学校必须在继续保持和弘扬这种精神的同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才能适应西部地区特别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的要求,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期盼,才能顺应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期望(到建校100周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因此,学校党委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也确定为“红柳精神”的内涵,可以说是抓住了时代发展对学校的要求。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师生员工焕发出的干事创业劲头,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理工大人身上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例如,为解决学校校园面积、校舍面积、图书馆藏书不足等困难和问题,1996年以来,学校先后并入兰州地毯厂(现兰工坪校区南区)、兰州石化仓库(现兰工坪校区东区)等两个单位,并克服经费困难,购置晏家坪村138亩土地(现兰工坪校区工大嘉园),以及通往甲子坪的排洪沟(现兰工坪校区体育馆前道路和近月汀等),将兰工坪校区与甲子坪绿化基地连成一片,使兰工坪校区占地面积由420亩增长到1000余亩,有效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2000年,为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的需要,学校将原甘肃省轻纺工业学校并入,并开始筹建彭家坪校区。2005年8月,甘肃省属高校第一个新校区在彭家坪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学校彻底告别了校园面积不足制约发展的问题。据统计,与“九五”初期相比,学校校园面积由420余亩增长到目前的2430亩,净增近5倍;校舍建筑面积由不足16万平方米发展到目前的109万平方米,净增近7倍。目前,学校已成为甘肃省属高校校园面积、校舍面积最大的高校。再如,为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早在1993年就创办了全省高校首家以“全自费、全学分、全走读”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实验区—技术工程学院,1996年以来,相继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采用“基地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3+1”(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到企业实习)、“1+2+1”、“2+2”(与国外高校合作培养)等培养模式,并成为全国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甘肃省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2001年,学校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成为全省第一所、全国第27所为军队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又如,为推动学研产合作,学校紧紧围绕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后与兰州、白银、金昌、酒泉、温州、青岛等省内外20余个城市达成全面合作协议,与省内外数十家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了科技创新平台,并于1996年成立全省高校首家联合办学单位董事会,1998年成立校友总会,2006年创办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2010年以来先后创办新能源学院(酒泉)、金川研究院、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研究院、白银新材料研究院、兰石研究院等校外办学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所有这些重大举措,都有效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对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学校坚持内涵发展,提升水平,“九五”以来先后获准设立甘肃省属高校第一个工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第一个工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一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建成了5个国家级、1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近年来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973”重大科技项目均位列甘肃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两位,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2017年,学校成为教育部、甘肃省和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认为,最能够体现理工大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的是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都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特别是“九五”以来的二十多年,全校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抢抓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甘肃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等历史机遇,着力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极努力,学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与“九五”初期相比,在校本专科生由4千余人增长到目前的2.3万余人,净增5倍;研究生由130余人增长到目前的5千余人,净增20余倍;学科水平快速提高,与“九五”初期相比,省级重点学科从无到有发展到16个,博士点从无到有发展到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从无到有发展到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从8个发展到目前的124个,并且有两个学科成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与“九五”初期相比,正高级职称人员由不足40人增长到目前的近300人,副高级职称人员由130余人增长到目前的800余人,并新增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4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5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3人,教师队伍博士化率达到40.35%;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绩喜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校园”等殊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进入新时期以来,理工大人在坚持和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优良传统的同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有力推动了学校事业发展。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学校才能够把握发展机遇,赢得发展先机,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办学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因此,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理所应当成为“红柳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
“红柳精神”的宣传和推广
“红柳精神”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一致认可成为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后,学校党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加强“红柳精神”的宣传推广,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以“红柳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层面:将“红柳精神”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编印了画册《红柳颂》,编创了诗歌《红柳颂》、《红柳赋》和校园歌曲《红柳组歌》,编排了《红柳颂》文艺演出,得到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受到师生员工的欢迎。环境文化层面:将“红柳精神”融入师生员工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将兰工坪校区图书馆广场、彭家坪校区北村广场命名为“红柳广场”,在校园显眼位置建设了一批宣传“红柳精神”16字的永久设施(如兰工坪校区东门对面,兰工坪校区校园导视牌等),在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中布局了大量“红柳精神”16字宣传版,并将“红柳精神”16字印刷到学校文件袋、稿纸、信封、一次性茶杯等办公用品上,使师生员工随时随地能够看到“红柳精神”16字,有效提升了“红柳精神”的知晓度。学术文化层面:创办以“感悟大家,修身正行”为主题、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红柳大讲堂”,邀请国学领域学术大家做客大讲堂,对提升师生员工国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红柳学术讲坛”,邀请院士、长江学者等来校做学术报告,并安排每位教授每年为学生做一场学术报告,在校内营造出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活动文化层面:将“红柳”这一文化符号植入所有校园文化活动之中,组织开展“红柳骄子”评选表彰、“红柳骄子辩论赛”、“红柳面对面”等系列文体活动,使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对“红柳精神”的切身感受。
二是将“红柳精神”贯穿到学校的办学实践之中。2010年,学校在制定《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时,决定实施“红柳学科计划”、“红柳人才计划”,并将两个计划具体化为“红柳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红柳攀登学科建设计划”、“红柳特色学科建设计划”、“红柳领军人才建设计划”、“红柳杰出人才建设计划”、“红柳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随后,学校将原基地班改名为“红柳基地班”。上述举措将“红柳精神”有机融入到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之中,充分发挥了“红柳精神”的思想引领作用。
三是大力宣传“红柳精神”。学校建成了以官方网站、新闻网、易班网、《红柳网》为主导,包括47个二级网站为主体的网络平台,并创办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手机媒体《红柳青年手机报》,面向全校教职员工的手机媒体《红柳短信学堂》,面向全校研究生的手机媒体《红柳堂外堂》,建成了以学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为主导,以学生工作部、就业中心、校团委官方微信为主的新媒体矩阵,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网络宣传格局。学校坚持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红柳精神”,对扩大“红柳精神”在师生员工、广大校友中的知晓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组织开展以挖掘“身边人、身边事”为主旨的“红柳人物”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三好学生标兵”等校内先进人物,并坚持“镜头朝下”,积极宣传教师、学生,乃至于清洁工、食堂师傅、楼宇管理员等普普通通理工大人的感人事迹,使“红柳精神”成为师生员工感同身受的一种精神,有效提升了“红柳精神”的美誉度。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充分利用领导视察学校,学校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审核评估、工程专业认证,学校接待兄弟院校来访、学校领导和师生走访兄弟院校,以及举办或参加学术交流等一切机会,向上级领导、有关部门、兄弟院校领导、专家学者等宣传“红柳精神”,使“红柳精神”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兄弟院校的普遍赞誉;积极向新闻媒体推送宣传“红柳精神”的稿件,并邀请新闻媒体来校采访,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公报》、《甘肃日报》等平面媒体,人民网、光明网、大公网、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网、中国高校之窗、甘肃高校之窗等网络媒体刊发了大量宣传“红柳精神”的稿件,有效扩大了“红柳精神”的影响力。
“红柳精神”的时代意义
毫无疑问,“红柳精神”作为兰州理工大学的文化符号和形象名片,从提出以来,不仅得到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评估、工程认证专家的充分肯定,而且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同,并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已成为兰州理工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特色和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共同的精神圭臬。那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学校事业发展进入新起点、新阶段的背景下,我们为什么仍然要大力宣传和弘扬“红柳精神”?我认为,“红柳精神”的时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大力弘扬“红柳精神”,是学校履行好办学使命的根本要求。作为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工科学校,兰州理工大学从创办之初就承担着为西安以西广大的西北地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崇高使命。上世纪六十年代由机械工业部接管后,学校更是承担着为“大三线”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任务。可以说,从全国高校布局来说,学校是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建设的一所重要的理工科大学,承担着服务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认为,对我校教职工而言,扎根西部、教书育人就是我们的初心,对学校而言,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是学校的使命。虽然学校的发展需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但西部是我们兰州理工大学的“根”,离开了这个“根”,学校就丧失了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永远牢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大力弘扬“红柳精神”,像西部荒野上的红柳一样,立足西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切实承担起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推动西部建设发展的崇高使命。
其二,大力弘扬“红柳精神”,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中外高校发展史充分证明,一所成熟的大学,必然有其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虽然国内外理论界对我国高校“千校一面”的情况颇多诟病,但每所办学历史较长的大学,其办学传统是“与生俱来”、无法彻底改变的。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兰州理工大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是西部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的,更是一代又一代理工大人所特有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是兰州理工大学的文化符号,是每一个在兰州理工大学工作、学习、生活过的人要带上的文化印记。虽然学校已经彻底告别靠租赁校舍办学、靠马车拉水吃的那种艰难岁月,甚至办学基础条件、师生员工生活学习条件已走在全省高校前列,但“红柳精神”并没有过时,反而应该不断发扬光大,因为,它是我们这所大学的“根”(办学传统),更是我们这所大学的“魂”(办学特色),要办好我们的学校,我们不可能抛弃办学传统,更不可能丢掉我们的办学特色,这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必然要求。
其三,大力弘扬“红柳精神”,是学校向着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前进的现实要求。常言道: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回顾学校百年奋进路,一代又一代理工大人之所以能够扎根西部,教书育人,靠的不仅仅是行政命令和物质待遇,更多的是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对西部的热爱,对“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笃信,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这种精神,是学校虽历尽坎坷仍然坚持办学的精神支柱,是学校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思想保证,是推动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说到底就是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内涵的“红柳精神”。今天,学校虽然发展起来了,但因为地处欠发达地区,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兄弟院校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加大。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付出比发达地区兄弟院校更大的努力、更多的奉献,学校才能够跟得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才能够如期实现建设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因此,学校必须把“红柳精神”作为新时代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红柳精神”凝聚师生、感召师生、鼓舞师生,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向着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