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传统与创新共鸣 线上与线下交融 ——兰州理工大学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生活化、人文化、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化、人文化、信息化,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化,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生活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价值取向,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本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其核心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师生员工的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找依托、找契机,并将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使思想政治工作饱含生活元素,富有生活气息, 始终充满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融合在一起。学校坚持每年开展教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学风状况调查,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状况和各方面的需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重从当代社会和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提炼教学问题,汲取新鲜营养,主动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各类问题,融汇混合式教学手段,合理运用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提升自我,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学校创新宿舍文化建设、班级建设、社团建设和社区建设的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学生课堂内外和网络生活之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学校广泛开展“文明、勤学、优美、和谐”学生社区创建活动,创造了党建工作进社区、思想教育进社区、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社区、德育考评进社区、文化建设进社区的“五进社区”模式。中宣部思政研究会刊物《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发推广学校的做法。各学院通过开展班级评比竞赛,班级综合考评、同学结对互帮、组织主题班会、开展品牌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大学生班级生活,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激发了学生为班级增添光彩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学校针对互联网发展形势,通过建立辅导员博客群,学院、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矩阵,举办网络道德主题讲座和校领导“月月谈”及“面对面”等活动,拓展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开展多年的学校“红柳人物”系列宣传,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题,以真情实感为特色,集中反映师生典型,受到普遍欢迎和认同,网民在回帖中说:“真的很惊讶,这么多的好人好事,就蕴藏在我们身边,虽然他们故事很平凡,可是对于传承‘红柳精神’,引领校园风尚的贡献是无法替代的。”学校每年的迎新系列活动和“宜海清韵”毕业生晚会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文化活动。2014年,学校加入教育部“易班”联盟(上海),成为甘肃高校首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今年依托甘肃省教育厅和甘肃高校联盟建成“甘肃高校之窗网”,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窗口。

    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师生员工的实际生活中,通过为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近年来,学校克服困难,加大投入,相继完成了水电双回路专线工程、食堂天然气改造工程、教师保障房工程和学生宿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较好地解决了师生员工的生活实际问题。学校不断完善资困助学体系,并发动全校教职员工捐款设立“爱心基金”,广泛动员校友和社会各界设立各种奖助学金,使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率达100%,较好地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困难,形成了资助育人的良好局面。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通过建设就业基地,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立毕业生就业、创业资助金,成立学生素质拓展基础等措施,使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并进入教育部首批50所“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等学校”行列。正是因为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了实处,增强了师生员工的凝聚力,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是坚持以自然美景陶冶人。兰州理工大学地处甘肃兰州,面对西部相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多年来,学校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教育,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并建成了“宜海”、“鱼沼”、“院士林”、“银杏林”、“近月广场”等多处人文景观和文化长廊,绿树掩映,美景怡人,让师生受到了心灵的滋润和美的熏陶。

    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化,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点滴小事中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中去感化人,在引导师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同时塑造理想人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每年新生入校,学校都要求给父母写一封信,以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毕业生离校,都要在毕业生纪念林里栽下一棵树,以引导学生感恩母校、回报社会。每年的教师节,学校都要隆重表彰“师德标兵”和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并向全校教师发出慰问信,开展为师生员工办实事等活动,着力培养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心。每年的中秋、春节,学校都要组织慰问老干部、老教师和生活困难的教职工活动;每年除夕,学校都要组织未回家的学生吃年夜饭,发放食品和慰问金,使不能回家过年的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建设了大量无障碍设施,照顾残疾学生。增加了通勤车班次,开通了教师专用车,并设置了候车亭,方便师生两校区往来。学校还在教学楼教师休息室增设了微波炉、烘干机等设施,在西校区建设了教工食堂。所有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使我校师生员工切实体会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学校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长征组歌”、“红柳颂”和师生“爱国歌曲大合唱”等演出,使师生员工在艺术熏陶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亲身参与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柳大讲堂”扎实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书香满园”、“最美笔记”、“最美课堂”、“宜海艺术讲堂”等读书尚学系列活动,让师生员工在品味经典文化的同时,接受潜移默化的心灵熏陶。

    学校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在各二级学院设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和设立班级心理委员,逐步完善“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校团委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校每年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测,为所有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对普测中发现的“心理困难学生”及时进行了心理教育疏导。“心灵驿站”、“懿心工作室”等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通过举办“心灵对话”、“校园心理剧大赛”、“感受生活、洞察心理”心理团体训练、“舞动青春”心理知识讲座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心灵沟通的平台,在交流互动中滋养心灵,疏导情绪。

    三、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就是在互联网应用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信息技术为保障,通过新媒体手段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延伸工作手臂,创新工作方法,探索网络“微”路径,通过品牌建设、内容打造和互动服务等途径,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智慧校园工作格局。

    学校秉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信息服务体系当中,构建网络新媒体矩阵,打造思政教育的“指尖”平台。学校构建了以官网为门户,二级单位网站作支撑,新媒体为集群的网络矩阵。根据形势需要,开通了“红柳理论在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数说工大”、“图说工大”和“红柳视听”等专题网站。两微一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学校重要新闻,策划师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增强互动性、服务性和实效性,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和分众传播,努力做到“师生在哪里,网络思政教育就覆盖到哪里”。学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兰理工学工平台”、““兰理工就业平台”、“红柳青年”、“易班”、“PU口袋”等新媒体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即时发布关于学习成长、创新创业、温馨服务、原创文化、理论武装和心理健康等信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工作中,学校着力加强内容建设,打造校园文化高地。一是重原创。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推送内容以学校中心工作、先进典型和原创大学文化等为主,将网络热词、热点内容“本地化”,加入校本元素,如《秋日校园》、《主要看气质——感动工大好老师》、《 “微时代”榜样人物评选》、《宿舍文化大“窥探”》等许多点击量和转载量较大的专题内容,传播了正能量,贴近师生、更具人情味和时代性。二是重人文精神培养。学校新媒体平台集中打造《记忆工大》、《红柳人物》、《工大学子行天下》、《红柳骄子,朋辈典范》、《红柳青年说》以及《青梅夜话》、《杏林微语》等品牌栏目,注重推送百年校史和优秀人物以及国学经典等,传承“红柳精神”,倡导社会正义,激发师生校友的爱国爱校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的人文精神。三是重服务。学校易班网和新媒体平台与学校智慧校园网络系统无缝对接,建成手机端微校园,提供成绩查询、网络微课、慕课教学、教务查询、校园卡服务,工资学费查询、水电费缴纳等功能。此外,各平台积极关注广大学生的声音,对师生诉求、疑问建议等及时答复引导,定期汇总,为学校提供决策支持,平台向心力、粉丝粘度进一步提升。四是重参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使得师生可以充分加入学校事务的讨论,共同见证学校重大事件和历史时刻,并形成良性互动。如“师德标兵”评选、“红柳骄子”年度人物评选、“学位证设计征集”等大型评选活动,提高了师生参与度和凝聚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深受师生好评。

    “学校-学院-社团”的网络新媒体多向联动体系,通过“互通、互转、互评、互粉”,积极引导部门、学院、社团利用新媒体开展各类活动,“网薪兑换”、“PU积分大比拼”等方式,使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百花齐放、共同发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实现了平台与活动同频共振,思想引领与网络空间相互融合,多渠道促进师生健康成长。

    截至今年10月,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推出的《红柳人物》累计阅读量达到了12万余人次。“学工平台”推出的“工大学子行天下”累计阅读量达到20596人,“红柳骄子,朋辈典范”系列栏目累计阅读量达到56734人,“红柳青年”用户订阅量达2.8万余人,平台点击阅读量累计逾150万人次,最高单篇原创图文阅读量达2.5万余次。2015年,学校官微获全国高校微信区域最具影响力奖,学校易班发展中心获易班全国共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基于易班平台开发的“查询大厅”荣获易班2015年度十佳特色应用奖。2016年,“兰理工共青团——红柳青年”蝉联全国高校“微博校园——高校团委榜”10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化、人文化、信息化的实践探索,如同春风化雨,提高了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在全校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扎实的思想保证,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殊荣,并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面向“十三五”,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三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按照“四有”好老师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学生培养目标,继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化、人文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培养合格人才,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兰州理工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奋进求是

    校本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86-0931)-2973715

    西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路36号 (86-0931)-2973715

    陇ICP备1500279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686号